2月20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闭幕,学院10名志愿者以青春之力响应祖国的召唤,在服务大型体育赛事中献力献智。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在各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将“志愿红”更好闪耀于“运动蓝”,为举办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青春活力。
下面这些志愿者通过文字分享了他们冬奥会志愿服务期间宝贵而难忘的记忆。
何姝(中共党员,学院团委团干,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志愿者)
在北京2019年世园会期间我累计参与世园带队64天,是学院里参与世园工作周期最长、次数最多的老师。这次我又非常幸运地被选拔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成为了延庆属地23名志愿者的领队老师。
在冬奥的闭环里,每天我都需要对当日上岗学生的上岗、用餐、用车以及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清点和确认,同时还需要完成竞赛办公室体育领域志愿者相关点位的执勤监督、工作排岗、防疫宣传等志愿工作。随着场馆内的官方训练及比赛的增加,时常清晨6点出发的我要到晚上0点才能返回驻地休息。但是作为志愿者的“志愿者”,我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志愿工作,更要把同学们管理好、照顾好,让大家顺顺利利在冬奥,平平安安回学校。作为一名党员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请党和学院放心!
樊洋(中共党员,经济管理系学生党支部书记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志愿者)
心存温暖,不惧冰雪寒凉
有趣有盼,不负远方热望
只要你有坚定信仰,便可穿越风沙和迷茫
只要你还愿意努力,世界会因你光芒万丈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何其有幸,生于中国,亲历其辉煌巨变
何其有幸,成为一名冬奥会志愿者
任何人和事时间终会给我们答案
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不说永远,只说珍惜
志愿青春,我们奥运五环下见
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寄山河
愿我们不错过春天,也不错过惊喜
带着前所未有的勇气,向着太阳,乘着春风
希望在眼里生长,在脚下蔓延
北京,惊艳着世界!我们,一起向未来!
谷国信(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辅导员,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组织志愿者)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因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而兴奋和感激。
此次的志愿者服务让我体会到,只要积极地投入、热情地参与、耐心地引导,即使再棘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奉献”让我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最纯洁的喜悦。志愿服务是种生活态度,选择做志愿者是一种生活方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在奉献的同时收获着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为冬奥服务不仅仅锻炼了自我,还加强了我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志愿服务中我体验到了劳动者的辛勤与艰苦,这更增加了我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我非常感谢学院给我们志愿者提供这样的平台。
高天赋(中共党员,通信与信息工程系辅导员,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志愿者)
“我希望把青春跳进舞蹈里,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是除夕那天在志愿者晚会上说过的话,很荣幸能够在志愿服务期间,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在这里,有热情友好的NTO团队;有“早8晚11”仍不觉疲惫的激情;有帮助到外国友人的成就感;也有属于我的一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不能忘记啊,2月11日,我们见证了中国钢架雪车的历史性突破,看见了五星红旗在“雪游龙”上空飘扬。会永远记得,2022年的那场盛会,我是蓝色的!
张湘尧(中共预备党员,经济管理系2018级财务管理5班团支书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志愿者)
这是大学四年的最后一段志愿时光,有幸大一参与世园会,大四参与冬奥会。我平时负责通行管控、领队会和协助颁奖等。回想这段时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一同叠百福信封,为运动员送去我们的祝福。北京冬奥会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的沟通桥梁,让我深刻感受到体育无国界,人类心相通!
每天的工作内容虽然简单,却都无比重要,可以为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得到的每一声“Thanks”也都让我觉得无比幸福,很荣幸能够参与这一场体育盛会,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段时光也将会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涂晓峰(中共预备党员,通信与信息工程系2019级通信4班生活委员,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志愿者涂晓峰)
在服务期间,我见证了许多的第一次:中国雪橇第一次作为东道主站上奥运赛场;中国拿到了历史上第一枚雪车雪橇奖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第一次升起五星红旗......能身为志愿者见证这些第一次,我感到无比自豪与激动。
我始终坚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冬奥会这件事是非常值得的,看到和我一样许许多多忙前忙后但依旧活力满满的志愿者们,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奥运志愿精神,并在其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实践了“助人助己,乐人乐己”的口号。
李凯哲(中共预备党员,自动化系2019级自动化1班团支书,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组织志愿者)
我是体育交通领域志愿者,主要负责协助工作人员收集并制作NTO、试滑员、志愿者、P类工作人员排班表,在规定时间到达停车综合区关注各领域车辆等工作。
因为需要精确的数据,所以细致与耐心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所在场馆的驻地中,还有负责其他区域的来自各个高校的志愿者,无数燃烧的雪花服务于这场激情盛会,我很幸运能和这个伟大时代的盛会走得这么近,非常荣幸能和祖国一起成长。
宋鑫宇(入党积极分子,艺术与传媒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1班团支书 ,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组织志愿者)
能够参加北京冬奥会,作为志愿者为冬奥服务是我一生的荣耀和幸运。志愿服务锻炼了我的交际能力,同时也让我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
本次冬奥志愿服务活动中,我们不仅是在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大家,更是通过此次活动有所获,不断充实自身。很荣幸能在如此平台,学习知识、开拓眼界,感受冰雪赛事的魅力,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公正,感受祖国的发展与繁荣。08年的我还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14年间跟随祖国脚步,我与祖国共同成长,终于能在2022年冬奥会发光发热,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在青年一代中发扬光大。
徐小凤(入党积极分子,经济管理系2020级财管1班团支书,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体育领域竞赛志愿者)
我是雪车雪橇体育领域志愿者,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整理雪车雪橇储物间的物资并做好记录,为想要领取防疫物资的团队提供物资,物资缺乏时及时补充并做好记录;对接国际雪车联合会代表和技术官员,协助做好后勤保障、交通和餐饮相关安排;及时与司机师傅沟通,提供翻译服务,确保及时接送相关人员;在颁奖仪式上进行人流引导。这不仅锻炼了我的细心,还让我有机会和外籍的客人交流。此次冬奥会使我收获满满!难以忘怀!
肖菡缇(入党积极分子,外语系2020级外语1班,
北京市延庆区夏都会议中心酒店住宿领域语言服务志愿者)
我在北京夏都会议中心负责语言服务志愿工作,工作包括帮助餐厅、大堂进行语言翻译、交流等。入住夏都会议中心酒店的外宾客人有近30人,他们遍布世界各地,带来了不同的语言文化,我在这段时间的志愿工作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专业之外的语言知识。虽然我是专攻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能对很多小语种并不熟悉,但遇到困难时我会有效利用翻译机,用小语种结合英语一起帮助客人解决难题,通过这种解决方式我收获了客人的好评。与此同时,我深刻认识到语言的魅力与掌握多种语种的必要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得知冬奥会即将在京举办后,我一直盼望着可以在冬奥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为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而全力准备着。如今,我圆梦了,我为能得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开心,也为我们祖国的强盛感到自豪!
服务冬奥,使命光荣。冬奥有我,请党放心。学院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生动展现了世纪人的风采和担当,不忘初心使命,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这份光荣与自豪转化成动力,将远大理想实现于一步步的脚踏实地中,让学院的志愿之光照亮了冬奥赛场。学院将志愿服务作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继续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续写志愿服务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院团委)